1953年布朗勒在美国《金属精饰》发表论文,江苏化学镀镍,介绍了化学沉积镍层的物理性质,指出那实际上是镍磷合金的共同沉积,因此所获得的镍层比普通镍要硬。
1954年,化学镀镍从只能在铁合金基体上沉积发展到可以在非铁系金属上沉积。
1955年,不锈钢表面化学镀镍,皮比斯丁在《金属精饰》上发表了在非金属上沉积化学镍的论文。预示在合成树脂、陶瓷、玻璃、木材等材料上也可以获得良好的镀层。只是由于结合力太差,没有能引起工业界的重视,延缓了这一技术的应用。
直到1958年才有工业化的化学镀镍用于实际生产。
1959年,威斯特发表了关于在碳上沉积化学镍的论文。但是直到1968年之前,模具化学镀镍,化学镀镍工艺都是以高温型为主。
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姬路工业大学的石桥知等对化学镀镍作了系统的研究,在日本《金属表面技术》上发表了一系列论文,直到开发出常温型化学镀镍工艺。这一工艺在1968年开发成功,于1970年在日本《金属表面技术》期刊第21卷发表。
此后,化学镀镍在非金属电镀等工业领域获得广泛的应用。由于它具有比化学镀铜更多的优点,尤其在非金属电镀方面,其优良的稳定性和镀层性能,使之在很多场合取代了化学镀铜。特别是在镀层的导电性和装饰性方面,都比化学镀铜要好。
化学镀镍的脆性较大,在钢上仅能经受2.2%的塑性变形而不出现裂纹。在620℃下退火后,塑性变形能力可提高到6%;当热处理温度达840℃时,其塑性还可进一步改善。
化学镀镍层同钢铁、铜及其合金、镍和钴等基体金属有良好的结合力。在铁上镀覆10~12μm的化学镀镍层,不锈钢化学镀镍,经反复弯曲180°后未出现任何裂纹和脱落现象。但与高碳钢、不锈钢的结合力比上述金属差;同非金属材料的结合力会更差些,重要的是取决于非金属材料镀前预处理质量
龙口靖诚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电工纯铁磁性热处理、化学镀镍的企业。公司长期从事化学镀、化学镀镍、化学镀镍加工、环保化学镀镍技术的研发工作。
活化:活化是使零件能获得充分活化的表面,这种酸蚀对于不同材质的零件所用的酸液是不同的。 一般钢铁件的活化可用10%的硫酸或1:1的盐酸进行,活化的标准一般为工件表面冒出细小均匀的气泡。不锈钢件的活化可加大酸的浓度,并且加热进行酸蚀。严格讲,不锈钢的化学镀镍应该进行闪镀后再进行化学镀镍,也就是先打一个电解镍或电解铜的底层。
姓名: | 王经理 ( 销售经理 ) |
手机: | 15589506998 |
业务 QQ: | 1847773987 |
公司地址: | 山东省龙口市新嘉街道 |
电话: | 0535-8553399 |
传真: | 0535-8553399 |